四類產品全部出爐,個人養老金投資怎么選?
【環球網財經 記者 譚雅文】個人養老金制度在先行城市啟動實施已滿三個月,隨著近期首批7只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發布,個人養老金四類產品全部出爐。其中,還包括保險類產品13只,基金類產品133只,儲蓄類產品455只。
個人養老金有何優勢?個人養老金四類產品怎么選?退休后領取金額如何計算?成為投資者關心的問題。
(相關資料圖)
目前來看,與普通金融產品相比,個人養老金主要優勢在于稅收優惠。2月21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官微發文解讀指出,個人養老金的優勢在于可以享受稅收優惠。在繳費環節,向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繳費,按照12000元/年的限額標準,在綜合所得或經營所得中據實扣除。
業內認為,從稅收優惠角度來看,收入越高人群節稅效果更加明顯。據信達證券研究報告測算,由于個人養老金領取階段的稅率直接對標的是累進制個人所得稅的最低檔3%(月收入5000元至8000元),因此年累計應納稅所得額超過3.6萬元(月收入8000元以上)的個人才更有意愿參與個人養老金的稅收優惠。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曾指出,“稅收優惠政策,是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計劃發展的第一動力。我國個人養老金采取EET的遞延征稅模式,強調繳費和收益環節暫不征收個人所得稅,將納稅義務遞延至養老金實際領取環節,降低投保人當期稅務負擔。”
個人養老金稅收優惠除了體現在繳費環節以外,在投資環節,計入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投資收益暫不征收個人所得稅。需要注意的是,在領取環節,個人領取的個人養老金不并入綜合所得,單獨按照3%的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因此,也有分析認為,稅收優惠的優勢并不是參與個人養老金決策的全部考量。隨著四類產品陸續上架,個人養老金產品的獨特優勢同樣值得關注。
以特定養老儲蓄產品為例,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告訴記者,從試點產品特點看,個人養老儲蓄屬于特殊定期存款,滿足市場多元化的儲蓄需求,收益一般高于普通定期存款。同時,為滿足特殊情景下儲戶流動性需求,試點產品推出5年、10年、15年、20年四個期限,分三種類型,即零存整取、整存整取和整存零取,也就說特殊情景下急用錢,可以提前支取,盡可能滿足客戶多元化需求。兼顧產品養老保障和特殊流動性需求。
記者從工商銀行方面了解到,個人養老金專屬存款相對于普通定期存款來說,可享受優惠利率,3年期存款利率為3%,5年期存款利率為5%。而該行普通定期存款(整存整取)3年利率為2.6%,5年利率為2.65%。
目前,在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個人養老金產品目錄可查到455只儲蓄類產品。產品期限更加靈活,陸續推出3個月、6個月、1年存期產品。除了部分試點地區有高達4%的利率外,特定養老儲蓄整存整取的利率在2.05%-3.3%之間,產品利率略高于大型銀行5年期定期存款的掛牌利率。
此外,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和目標基金的業績更引人關注。根據13只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產品的2022年結算利率,穩健型賬戶在4%至5.15%之間,進取型賬戶在5%至5.7%之間。Choice數據顯示,133只目標基金中有130只自成立以來取得正收益,其中,中歐預見養老2050五年Y(目標2050年退休領取,5年期)成立以來凈值增長5.79%居首。
而近期推出的7只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業績比較基準在3.65%至5.75%之間。
個人養老金四類產品怎么選?根據信達證券研究報告分析,從整體風險層面看,整體風險等級由高至低依次為養老目標基金,養老理財,養老保險,養老儲蓄,各類產品在風險等級有所區別的基礎上,相應收益率亦有所差異。從四大類產品的主要特點來看,養老儲蓄產品突出安全性,同時可以提前贖回,但對年齡有所要求,目前試點階段覆蓋群體有限;養老理財產品突出兼具收益率和穩健性;養老保險產品突出保障功能和現金流功能;養老目標基金主要著眼收益性特征,體現收益與風險并存。
有業內人士認為,風險等級越高,年化收益率越高,適合年輕投資者提早規劃養老資金。也就是說,越早參與個人養老金繳費,可以多配置權益資產。對于即將退休的投資者,或者追求穩定性的投資者而言,養老儲蓄是穩定的選擇。
“四類養老金融產品各具特色,豐富了人民群眾的養老金融服務需求,反映國內養老金融服務供給能力明顯提升。”周茂華指出,個人養老儲蓄、商業養老保險、養老理財產品和個人養老金基金產品,四類產品在投資風險和收益方面有差異外,對投資者專業性也有不同要求等,投資者需要根據自身收入,風險與收益偏好,流動性需求和養老規劃進行選擇。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4